首页 > 聚焦 > 正文

环球简讯:核心矛盾已转向,A股市场风格存四种可能!北向资金节后再度爆买,这些股最受青睐;年报业绩预告抢先看,基金"独门股"名单曝光,这只股已大涨近70%

2023-01-31 08:34:57   来源:和讯网  

行情回顾:


【资料图】

周一,上证指数报3269.32点,上涨0.14%,成交额4531.77亿。深证成指报12097.76点,上涨0.98%,成交额6089.18亿。创业板指报2613.89点,上涨1.08%,成交额2084.88亿。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,两市近3600只个股上涨。两市合计成交10620.95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30亿。盘面上,一体化压铸、教育、AIGC、航空发动机等板块涨幅居前,旅游、煤炭、新冠药、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。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.14亿元,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4.35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91.79亿元。

外围方面,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,道指跌0.77%,纳指跌1.96%,标普500指数跌1.29%,汽车制造、物联网跌幅居前,Rivian Automotive、菲斯克跌超9%,特斯拉跌超6%。热门中概股普跌,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4.10%。WTI 原油期货收跌2.33%,报77.9美元/桶;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2.03%,报84.9美元/桶。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跌0.3%,报1939.20美元/盎司。

重要消息:

1、对于“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”,财政部表示,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,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兼顾了需要与可能、当前与长远、发展与安全。要统筹财政收入、财政赤字、贴息等政策工具,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。

2、四川卫健委近日发布《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》,自2月15日起施行。《办法》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,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,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。从四川省卫健委相关处室获悉,《办法》中所说的“生育登记”并非大众所认为的“上户口”,目前,已有其他多省在开展。

3、北京市发改委、北京市商务局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。其中提出,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,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。由经营者向所在街道进行网上报备,由街道对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监管。

4、世卫组织官网发布《国际卫生条例(2005)》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新冠(COVID-19)大流行的声明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同意该委员会提出的建议,确定新冠大流行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(PHEIC)。

5、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1月份全球大降价后,订单量达到了产量的2倍。这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强劲的订单。2023年生产目标180万至200万辆,同比增长37%-50%。民生证券分析指出,特斯拉2022年四季度产销、营收均创历史新高,一季度受降价刺激、2023年新车型陆续放量、产品新技术持续突破等有利因素,上游产业链公司将持续受益。2023年至2024年,4680新技术不断突破瓶颈,预计2024年实现落地或放量。同时电池相关的新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向上开辟行业空间。

6、多地政府出台数字经济方案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(2023-2027年)》,《行动方案》指出,到2027年,河北省数字经济迈入全面扩展期,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%以上。浙江省委召开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“一号发展工程”,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。东莞证券指出,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今年乃至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抓手,建议投资者紧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,关注大安全主线(信创+网络安全),以及信息化主线(云+医疗/证券IT及汽车智能化)。

7、日前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提出,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、全力抓好资源优化调整。聚焦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大投融资力度,积极对接资本市场。明确上市公司定位,提升主业集中度。培育并推进优质企业资产证券化。中信建投(601066)表示,当前军工板块处于景气度切换的关键节点,板块高性价比凸显,军工国改有望密集落地,板块估值有望实现切换。东吴证券(601555)指出,在全球部分国家大幅增加军费背景下,主战装备列装需求与练兵备战填耗补库两个条线,都面临持续的结构性成长机遇,方向上重视核心赛道回归和新域新质领域崛起。

数据观察:

1、财政部数据显示,2022年1-12月,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25967.4亿元,同比增长8.3%;利润总额43148.2亿元,同比下降5.1%。12月末,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.4%,上升0.4个百分点。

2、据上海钢联(300226)发布数据显示,昨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,电池级碳酸锂跌5000元/吨,均价报47.55万元/吨,工业级碳酸锂跌4000元/吨,均价报44.35万元/吨;氢氧化锂跌3500~6500元/吨;镍豆涨4100元/吨。

3、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了《关于明确2023年个贷倍数的通知》,长沙市缴存职工(含省直分中心)可贷额度按照借款人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6倍计算。《通知》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。

4、财政部1月30日公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“成绩单”。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,比上年增长0.6%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.1%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,比上年增长6.1%。

5、1月30日,长沙住房公积金发布关于明确2023年个贷倍数的通知,长沙市缴存职工(含省直分中心)可贷额度按照借款人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6倍计算。《通知》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。

6、1月30日,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.14亿元,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4.35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91.79亿元。前十大成交股中,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(300750)、隆基绿能、招商银行;净卖出额居前三的仅一只个股为通威股份(600438)。

7、1月30日龙虎榜中,共27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,有9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,18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。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百利天恒、蓝思科技(300433)、格灵深瞳;当天机构净卖出前三的股票分别是露笑科技(002617)、科大讯飞(002230)、东山精密(002384)。

8、近日,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报已披露完毕,根据天相投顾数据,贵州茅台(600519)和宁德时代依然是公募基金的“团宠”。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,贵州茅台(600519)和宁德时代继续位列公募基金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重仓股,此外,泸州老窖(000568)、五粮液(000858)、药明康德(603259)等也是公募基金持有较多的个股。这些头部公司往往吸引众多公募基金持有,比如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,宁德时代被120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。但一些公司会另辟蹊径挖掘“独门股”。基金四季报让一些基金公司的“独门股”浮出水面。根据目前披露的基金四季报数据,部分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,仅有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,比如克来机电(603960)、华岭股份等是南方基金挖掘的“独门重仓股”,兰石重装(603169)、扬电科技等是富国基金的“独门重仓股”,信达澳亚基金独门重仓黄河旋风(600172)、宇晶股份(002943)等。华夏基金的“独门股”中远海科(002401)2023年以来股价涨幅近70%。

9、Wind数据显示,截至到2023年1月30日,剔除北交所上市公司,沪深两市发布年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已达1198家。其中1192家预告了净利润区间,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,共有908家实现盈利,占比为76.17%,其余284家或有亏损,占比超过20%。从业绩预告类型来看,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增家数最多,达438家。具体个股上,目前已经发布年报预告的公司中,实现盈利最多的是中国石油,其净利润约1450亿~1550亿元,预计增长57%~68%,业绩亮眼。紧随其后中国海油预告净利润也超千亿,而贵州茅台、陕西煤业(601225)、兖矿能源等15家净利润大概率超过100亿,此外还有山西焦煤、立讯精密(002475)等135家预告年报净利润下限有望超过10亿元,并且绝大多数实现不错的增长。

公司直击:

1、三大航空公司发布业绩预告。其中,南方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303亿元到332亿元;中国东航预计2022年净亏损360亿元至390亿元;中国国航预计2022年净亏损370亿元到395亿元。合计亏损超千亿元。

2、京东方A(000725):预计2022年净利润75亿元-77亿元,同比下降70%-71%。受终端消费需求明显下降、下游品牌客户保守采购策略及行业低价竞争态势等方面影响,部分产品价格降幅明显,半导体显示业务经营业绩面临巨大压力。

3、比亚迪(002594):预计2022年净利润160亿元-170亿元,同比增长425.42%-458.26%。

4、长安汽车(000625):预计2022年净利润73亿元-87亿元,同比增长105.49%–144.90%。报告期内,自主品牌业务表现强劲,盈利能力持续提升;主要合营企业因处于战略换挡期,规模及效益出现较大波动,投资收益大幅降低。

5、北汽蓝谷(600733):预计2022年净亏损52亿元-58亿元。2022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,挤压公司利润空间,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;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,规模效应不明显。

6、海螺水泥(600585):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39.73亿元-166.33亿元,同比减少50%-58%。2022年,受房地产市场下行、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,水泥市场需求下滑,水泥产品销价及销量同比下降;同时受煤炭价格及电价上涨影响,公司产品成本同比上升。

7、江特电机(002176):预计2022年净利润22.5亿元-25.5亿元,同比增长483.25%-561.02%。报告期内,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,锂盐业务外部环境持续向好,下游需求持续增长;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上涨。

8、凯莱英(002821):预计2022年净利润32.9亿元-33.5亿元,同比增长208%-213%;预计全年收入101.13亿元-103.45亿元,同比增长118%-123%。预计小分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15%,新兴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45%。

9、君实生物: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.46亿元左右,同比减少64.07%左右;预计2022年净亏损23.96亿元,同比亏损增加232.36%左右。

10、牧原股份(002714):预计2022年净利润120亿元-140亿元,同比增长73.82%-102.79%,2022年生猪销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。

机构视点:

对于当前市场走势,信达证券指出,根据历史经验,熊转牛第一波,价值股超跌修复较强,但2月可能会呈现为普涨。当下处在熊市见底后的第一波上涨,在当下阶段,几乎大部分板块都没有高频的景气度改善,所以估值和逻辑是更重要的,历史上在此阶段,涨幅较大的板块大多为熊市中超跌或过去2-3年整体存在感较低的板块。但需要重视的是,这个阶段各板块的差异度不会非常大,由于部分板块(成长、周期等)过去一个季度存在滞涨,2月大概率会有很多板块开启补涨,所以2月的风格可能是普涨。

英大证券认为,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将转向观察经济复苏的力度,A股市场风格存四种可能。一种是弱强转化,前期受疫情影响的板块,如可选消费、餐饮旅游等板块有疫后修复受益投资机会;二是强者恒强,如医药股在疫情期间表现亮眼,今后还会维持较为强势;三是强弱转化,疫情期间因居家受益的远程办公、流媒体等相关板块市场份额受到挤占;四是弱者恒弱,多属于夕阳性的行业。

开源证券指出,我们对A股维持乐观态度,未来有望迎来“躁动反攻”行情的高潮。主要基于:(1)国内经济有望走出“投资-需求”正向循环的复苏路径,尤其是春节黄金周消费兑现了“困境反转”逻辑,或增强投资者对于2023年国内经济复苏的信心;(2)国内市场实质流动性有望明显改善,美国货币紧缩掣肘影响偏中性,难以阻碍外资回流A股;(3)预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阶梯式回升。市场风格方面,价值与成长均有望迎来上涨机会,但我们更看好成长风格上涨的弹性与持续性。

2月配置建议:(一)成长风格具备基本面支撑,且受益于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弹性或将是市场主线,包括:(1)高端制造:机械自动化、电力设备(储能>光伏)和新能源汽车(整车、电池、能源金属);(2)既有“政策底”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:计算机(金融/电力/交通相关信创)、半导体(设备&材料)、医药生物、军工。(二)券商布局正当时:“赔率”受益于流动性扩张周期,“胜率”静待基本面“反转”。(三)受益于消费场景放开,布局:美容护理、社会服务、互联网电商及家电。

关键词: 同比增长 上市公司 公募基金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hnshkx.cn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
邮箱:562 66 29@qq.com